俗话说:春种秋收,然而灵宝董家埝项目的野外工作却开始于深秋、耕耘于寒冬、收获却在来年春夏。
2015年8月初,在地勘项目日益萎缩的形势下,我院传来喜讯:省地勘基金项目“董家埝金多金属矿预查”将委托我院承担实施。
恰逢此时嵩县槐树坪金矿勘探项目临近尾声,技术人员正忙于《槐树坪金矿勘探报告》的出版及各类资料的整理汇交,在项目负责白德胜带领下,槐树坪项目组技术人员加班加点完成了大部分收尾工作,然后迅速组建了董家埝项目组。
董家埝工作区位于豫陕交界的小秦岭,大地构造位置属秦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的东段,因工作区地质条件复杂,为了保证项目工作部署合理,在项目设计书评审过程中,厅主审专家与我院领导经反复商讨,最终于15年10月初确定了项目的施工设计。
考虑到工作区气候条件、工作任务和工期的紧迫性,项目负责白德胜对野外工作进行了统筹安排——9月中旬白德胜带领纵瑞等人多次到距单位5个多小时车程的灵宝市朱阳镇董家埝工作区,进行野外踏勘、寻找驻地及前期筹备等工作,并确定了化探先行寻找靶区,地质物探紧随其后的工作方案。
10月初已是深秋,时不我待,项目组立即投入到化探采样工作之中。面对山势峻峭、断崖林立和刺条横生、雨水较多的矿区,为了尽快取得化探样品分析结果,为物探工作布置提供靶区,项目部决定,地质组与化探组联合对化探采样工作进行突击,这样大大加快了化探工作进度,并为项目节约了费用。
化探采样工作方一开始,大家就真切体会到了采样工作的艰辛与不易。首先是天气的寒冷,在海拔千余米的深山里暮秋如冬,清晨冻得人伸不出手来;其次就是令项目人员个个头疼的满山遍布的各种刺和密不透风的灌木丛。刺若隐若现地躲藏在灌木丛中,有枣刺、藤条刺、刺槐和其它说不出名的刺。最可怕的是刺丛延绵成片,而为了样品的准确性采样人员不得不步入其中,这时貌似温顺的刺露出了狰狞的面目,毫不客气的在手上、腿上划出道道伤口,有时头上、脸上也难以幸免,有时身体已经钻出灌木丛,刺仍挂住衣服、背包、甚至是皮肉,不肯放开。灌木丛往往密不透风,同事们披荆斩棘,有的弯腰躬身硬钻、有的坐在地上滑、有的匍匐前行、有的直接用棍子硬砸出一条缝隙,但是,不管用以上哪种办法要想完全躲避刺扎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它们无处不在。时间一长,同事们看到对方脸上、手上旧痕加新伤的情景也就不足为奇了。每次下山后始终不变的第一件事就是坐在一起挑刺,有些难挑的刺只有让他在皮肉里呆上几天后,伴随着新生的少量脓液,很容易就被挤出。
刺是影响采样进度的一大难题,悬崖陡坎则是采样的另一障碍。小的陡坎可以攀爬和跳越,大的陡坎则必须绕行,这是大家最不愿采取的办法。此外,陡峭的山坡则潜藏着另一种危险,稍不留神就会滑下数米,此时手脚被划伤,衣服被挂破在所难免。面对恶劣的环境没有人退缩,有的只是大家互相交流经验,提高工作效率。就像海水勇于出击才能激起美丽的浪花一样,当遇到茂密的刺丛时大家勇于担当,尽管举步维艰却还是一次次果敢地穿越;当大家历尽艰辛采样到山顶时,山区的无限风光会毫不吝啬地为大家点赞,伤痛劳累顿时荡然无存;当大家肩负几十袋样品步履蹒跚地走在归途时,心中盛满了收获的快乐。
董家埝项目是我院首例严格要求采用公务卡结算的项目,购买野外工作用品均要求用公务卡结算。在这种新模式下,购买物品必须要找有pos机的卖家,这在山区小镇实属不易,往往会出现买盒铅笔要跑多家办公用品店的事情。
更值得一提的是项目的驻地——一所“倒闭”的、年久失修的、大部分房间都漏雨的学校,正值多雨的深秋,“窗外雨已停屋内雨未止”的现象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但潮湿的空气让床铺似乎在一夜之间发霉、长绿毛的事情却着实让人吃惊不小。每逢下雨用来接雨水的脸盆变得十分抢手,雨后大家晒被褥和床的场面则成了一道风景。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磨炼大家的意志,更激发了大家的斗志。
基于项目经理白工对全局的统筹安排、基于副经理纵瑞的身体力行、基于化探人员宋永利和高福利多采样多背样的表率作用、基于卫建征和马晓熙等地质人员积极学习化探工作方法并很快带组采样的工作热情、基于所有项目人员的精诚协作……11月初,采完最后一个化探样品时,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情不自禁的笑容。化探样品的野外加工过筛,也是在紧张的突击中完成的,在大家齐心协力下,于11月下旬将所有化探样品送至化验室分析。
化探野外工作结束于初冬的寒冷,而地质工作却随着严寒的到来,紧锣密鼓的开展了。由于是新开展工作的预测区,一切工作都要从零开始,首先是化探工作开始前所做的GPS参数校正,其次是了解工作区内的地层划分和岩石组成,为地质剖面测量和万分之一地质简测做准备,最后是根据地质及物化探成果施工探槽及钻孔,达到发现矿体的目的。
为了做好剖面测量和地质简测工作,纵瑞充分发挥了网络资源的优势,广泛收集工作区相关地层组在豫西的标准剖面资料和工作区变质岩、岩浆岩的相关资料,并仔细研究其主要特征。经过再三踏勘,才选定了实测地层剖面的位置,因为剖面选在茂密的灌木从地段,测剖面工作进行的十分艰难。剖面实测后,经过仔细斟酌研究确定了填图单元、各地层组的主要岩性和分层标志。此后地质简测就成了主要工作任务,由于参加过填图工作的技术人员比较少,大家白天分组填图,晚上加班整理资料,纵瑞全面审查,分组指导,有时一连五六天上山填图不休息,但工作进度还是不尽人意。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到了15年年底,寒冷也日益加剧,上山填图大家都穿上了厚厚的冬装,一天下来虽然手、脸冰冷,身上却出了一层层的汗水。这段时间在室内整理资料的滋味也不好受,因为天气冷得根本坐不住,有时手冻的不听使唤,此时被窝就成了大家取暖的主要场所。大家又想办法尽量住的集中一些,想以此抵抗寒冷。终于在一场风雪之后,野外工作实难以开展,项目人员于16年年初收队回郑州整理资料。
野外填图期间,院实验室的同事也在加班加点地分析董家埝的化探样品,因为样品刚送来时,他们就按白工的要求立下了军令状,把董家埝的样品作为特急样品,尽快保质保量的报出结果。
当人们还沉浸在16年春节的欢乐气氛中时,董家埝项目的全体人员已于元宵节前开展了野外工作,山洼中积雪未化、溪谷中冰层尚坚、阳坡上冻土泥泞,这一切都阻挡不了大家填图的脚步。
2月底化探结果及时报出——就在刘正好出国的前一天。他不辞辛苦连夜把分析结果进行了初步整理,并制作了异常图,之后才踏上了出国的征程。化探结果显示工作区内有数处较好的异常,地质人员火速对这几处异常进行查证,物探工作也紧急上马。经查证,有两三处异常是矿化蚀变引起的,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其中一处拣块样品银已经达到边界品位。
领导心系一线工作,并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指导,张红军、李俊生等代表院领导及院工会多次来工区慰问大家。白工陪同他们亲自到异常区实地调查,定下了尽快施工探槽、竭力争取钻探任务的工作思路。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董家埝项目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首批探槽结果报出,发现了厚度较大的银矿体;四月份申请钻探任务获得监审专家批准,同时物探工作也测出了异常深部有激化体存在;五月份钻机到位,钻探开工,同时后续探槽结果显示又发现一处银矿点。这期间地质简测和资料整理工作没有丝毫间断。
时间已到了六月,正是农民夏收播种的时节,院正在积极谋划董家埝项目续作的事情。虽然由于矿区地层风化破碎严重,严重影响了钻探进度,但是我们分明看到了,缕缕收获的曙光正变得越来越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