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
 
“一带一路”,看地矿二院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2023年11月16日 16:42 访问次数: 作者: 张金星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河南省第二地质矿产调查院有限公司自2006年踏上非洲大地,先后在几内亚、阿尔及利亚、利比里亚、坦桑尼亚等国开展地质找矿工作,从富强美丽的中原大地到原始雨林的塞拉利昂,从终年炎热的几内亚,到东非充满神秘气息的坦桑尼亚,无论是找矿勘探,还是筑路架桥,亦或是在坦桑建立大型综合实验室和环维多利亚湖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从亚洲到非洲,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当年,我们“借船出海”谨慎地走出国门,如今,我们为建设“一带一路”坚定地走向世界。

地矿二院在几内亚组织实施了铝土矿558矿区、3650矿区勘查两个大项目,累计提交资源量达40多亿吨,其中几内亚3650矿区铝土矿勘查项目荣获2010年中国矿业国际合作最佳勘查奖、2011年全国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奖、2013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在利比里亚探获铁矿石资源量超5.2亿吨,建成后将成为宝武集团一处大型境外原料基地。在坦桑尼亚拥有金、煤、石墨各类矿权近40处,已查明金资源量50余吨,石墨矿资源量700余万吨。目前2处大中型金矿山正在开发生产中。规划建设了坦桑尼亚环维多利亚湖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作为保障国家资源能源安全的境外资源型产业平台,被商务部纳入2018年合作区统计范围,2019年列入河南省重点培育境外经贸合作区,是河南省目前唯一一家“资源综合利用”园区。

地矿二院在国外取得成功的背后,是几代地质人用青春和汗水诠释共产党人初心与使命的漫漫征程,用热血和生命谱写拼搏奉献之歌的艰辛付出!

黑脸包公马长水,率队出征到几内亚铝土矿勘查项目现场任总指挥时已年过半百,长年累月的野外工作,养成了他钢铁般的坚强性格和严以律己的吃苦耐劳精神。初到国外陌生的土地,各种疑难杂症和意想不到的困难不断出现,尤其是面对与前期设计的钻探施工方案不符、钻探效率不高的复杂问题,他现场拍板,及时成立钻探工艺攻关小组,“拎着馒头进矿区,带着矿石回基地”,立足现有设备和物资,通过夜以继日的连续攻关,很快解决了钻探难题。他指挥着一个近200名国内员工、300名几内亚雇工的庞大队伍,快马加鞭、热火朝天地奋战了4年。职工们都清晰地记得他在国外落脚当天那掷地有声的训令:“来这儿的员工,无论多大背景,过去干过什么,在这必须一切服从项目部领导,否则一律卷铺盖回家,天王老子说情也不行!”大家不会忘记,在他军事化管理模式下,创造出了“3月苦战”“4月大干”“5月完成”等惊人壮举!6月份通过了国内专家的野外验收,项目野外地质工作质量取得95分的高分。同时,专家组对地矿二院给予了“组织领导强大有力,施工安排科学严谨,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善于打硬仗,纪律严明、高度团结的一流团队”的评价。不会忘记在河南地矿人纷纷扬扬地提炼“几内亚精神”时,他轻描淡写一句话:“没别的,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在施工现场,他几次被毒虫叮咬,半个脸都肿了,但轻伤不下火线,始终像一根定海神针,稳定在异国他乡蛮荒苍凉的土地上……

拼命三郎贾晓东,2009年,中电投二期临时追加北矿段任务,必须在20天内建成一个能供200人生产生活的营地,这在交通不便、物资不足、设备落后的非洲,无异天方夜谭。时任营地建设指挥长的老党员贾晓东,顶着炎炎烈日,高烧拉肚三天都一刻不离现场,硬是带领工人们日夜奋战。打地基、建板房、架设输水管线,在20天内硬是建好了一个高标准化的营地,于是“拼命三郎”就成了他的绰号。习惯于慢节奏的当地政府官员看到中国人如此拼命地工作,感到非常震惊与钦佩,无不伸出大拇指,称为“中国速度!”2014年,几内亚卫生部突然宣布,在该国东南部暴发了埃博拉疫情。此时贾晓东正带领他的团队,在邻国利比里亚开展项目。对于常年在非洲拼搏的地质队员来说,高温、高压、高强度已经适应,毒蛇、蚊虫、马蜂等威胁也习以为常,疟疾、伤寒、艾滋病等疾病早已司空见惯,但对埃博拉病毒能引起最致命的出血热,疫情初期死亡率甚至高达90%,却是第一次听说。埃博拉病毒传播速度很快,尤其是项目周围所在的几个州都出现了疑似和确诊病毒感染病例,并且距项目部不到1公里的村子已有一名妇女死亡,给现场工作人员造成了极大的心理恐慌。十万火急!紧急会议!现场负责贾晓东与甲方现场代表召开紧急会议,决定项目暂停、勘查营地封闭、当地雇工放假,近百名中方人员全部封闭施工,同时加快室内资料整理进度。人手不足,钻机无法开动,探槽采样还继续进行。党员领导干部冲锋在前,钻探工人和技术员们,每天带着发电机、电动工具出去采样,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补采了大量的铁矿样品,为后来的项目复工,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逆行先锋郭明甫,2014年4月下旬,时任地矿二院党委书记郭明甫肩负河南地矿领导的重托,奔赴利比里亚统一指挥应对埃博拉疫情。他和甲方领导到达矿区当天,就召开了4个现场会议,大家心里虽然仍充满恐慌,但看到郭书记和党员干部带头冲锋在前,埋藏在内心的使命感瞬间迸发,为了完成预期任务,决定在做好必要的防护工作前提下立即复工。“上下齐心,其利断金”,全面复工20天,宝米铁矿勘查项目阶段性工作圆满完成。7月,完成阶段性工作的几内亚和利比里亚项目部人员有序回国,在踏上祖国土地的那一刻,大家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铿锵玫瑰王书平,时任综合办主任,因为她原来学习的专业是医学,因此几内亚项目部一成立,她就来到这里做办公室主任兼任医生,乍一接触,你会认为她是一位干脆利索的女人,熟悉了,就会进一步感到她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大姐。2009年几内亚项目部有两个基地,因此办公室工作就显得庞杂了。基地处于深山区,对外联络全靠无线卫星网络,因此她要常常坐在电脑前值班,和老基地、几内亚首都办事处以及国内保持联络。她还是个闲不住的人,由于项目部人手紧张,所以有空了她还常常去仓库帮忙整理物品。项目部实行工作进度日报制度,她除了白天值班,每天晚上大家吃过饭都可以休息了,她还要收集新老基地当日工作进度,汇总成表,上报给项目部领导,还要定期提交给项目监理。办公室工作之外,王主任还有另外一项重大任务,就是随队医生。几内亚地处热带,天气炎热,基地蚊虫多,野外毒蛇、毒虫、鳄鱼、大猩猩时有出现,因此作为医生,责任重大。四月中旬的一天,上午十点多,钻探工程部的一位同事在野外被几十只毒蜂蛰了,头上、背上都是包,几近休克,被送回到新基地。那天王主任正好回老基地整理药品,当时新基地的卫星网络还没建立起来,领导派人火速前往老基地接王主任回去。到老基地的时候,王主任了解完情况,立马放下手中的工作,赶回新基地。一路上,王主任一直在询问具体受伤情况,边听边想治疗方案。新老基地距离不过30公里,但是路况太差,开车要一个多小时,王主任也顾不得颠簸,一直催促司机快一点,她这么着急,是在担心受伤同事的安危呀!时近午饭时间,司机是当地雇佣的工人,语言不通,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所以在经过一个村庄的时候,他想下车买些吃的,王主任着急了,不停地打手势给他,意思是别停,赶紧走!中午一点多,到达新基地,她立即给受伤同事做了紧急处理,同事才转危为安。王主任这才轻松下来,后来她对我说:“我就不敢离开基地一步呀!”听到这句话,大家才感到王主任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主动担当刘加灿,顶着疫情压力逆行出征到坦桑尼亚,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开展矿山建设工作,在坦桑尼亚野外一线工作一年多,不断加强矿山专业化管理和风险控制措施,克服境外疫情和雨季影响,突破采选矿矛盾瓶颈制约,聚焦“卡脖子”问题重点突破,围绕全面推进矿山建设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最终建成坦桑尼亚ML553和ML448-ML535两处金矿山,获得坦桑尼亚出口金精粉许可,与坦桑尼亚能源部多次沟通协商,由坦桑尼亚电业局专项资金架设并负责施工一条47公里长的高压专线。取得ML644石墨采矿权,征地工作已完成即将进入矿山建设阶段。申请了新增金属矿石销售、货物进出口、工程管理服务等营业范围,并获得商务部门货物进出口贸易资质。

地矿二院的广大干部职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筚路蓝缕十余载,就像一片在沙漠中深深扎根的骆驼刺,虽鲜为人知,却默默地坚守。他们只为兑现当初走出国门时的承诺,无怨无悔,为国家寻找着一处又一处的宝藏!他们在“敢为人先”的几内亚精神和“务实开拓”的坦桑尼亚精神激励下,没有满足于过往的荣誉,全体二院人继续坚守初心,披坚执锐,克服艰难险阻,不断书写新的历史和荣誉!作为国内矿业“走出去”的先行军、“一带一路”资源合作的开拓者,地矿二院的干部职工以行动缔造出几内亚精神和坦桑尼亚精神,以业绩为单位和国家创造了物质财富。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老一代地质人已把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中。彰显精神圣火,传承红色基因,是我们新生代地质人的担当和荣耀。让我们地矿二院身在非洲的每一名党员、每一面旗帜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讲好“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故事”“地质故事”,为“一带一路”锦上添花!

(来源:豫地科技集团网站)

河南省第二地质矿产调查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2021-2022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莲花街56号 电话:0371-55156812 传真:0371-55156812
网站备案号: 豫ICP备2022017769号-1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8/27 08:3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