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发动群众参与评议,评出2017年“十佳”“十差”基层单位。与很多评选不同的是,蔡甸区不仅真评,而且真用,评选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挂钩,与单位负责人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发挥了奖优罚劣的正面效应。
干部作风、部门作风要好转,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非常重要。蔡甸区的“十佳”“十差”评选,之所以抓到了要害,就在于评选结果直接与干部的官帽子和收入密切相关,不再是名声上好听难听的区别。评上“十佳”的,单位负责人适时交流到重要岗位或提拔重用;评上“十差”的,单位负责人的年度绩效奖金被扣发,不摘掉差评“帽子”不予提拔。
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在这样简单明了的结果面前,作风问题改不改,群众的烦心事管不管,答案不言而喻。从其实行效果来看,“十佳”与“十差”受到的不同对待,既激发了动力,也传导了压力,让不少干部耳热心跳,有力推动了基层工作作风改进。
当然,评选“十佳”“十差”并非目的而是手段,解决突出问题、改进工作作风、更好服务群众,才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值得注意的是,蔡甸区评议处分“十差”基层单位,突出问题导向,把重心放在问题整改上。抓工作落实,看是否存在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不执行,消极拖延、阳奉阴违等问题;服务群众,看是否存在“吃拿卡要”“庸懒散慢”以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履职尽责,看是否存在庸碌无为、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拈轻怕重、敷衍塞责等问题;依法行政,看是否存在作风粗暴、利用职权徇私舞弊、故意刁难以及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问题。对汇总评议出的问题,对号入座建立整改清单,下真功夫整改落实。
实际上,这些问题具有相当的典型性,一些地方和部门都不同程度存在。如果说评选“十差”是发现问题、曝光问题,那么进行整改则是解决问题、务求实效的过程。如何改到位,改出成效?同样少不了压力和问责机制,罚“差”的痛感和震慑之下,会有力推动相关单位正视问题、积极整改,主动打摘帽的翻身仗,从而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不能有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不管是正向激励,还是倒逼机制,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加强,形成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让为民务实之风落地生根,让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