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我院组织开展论文征集评选活动,最终6篇论文脱颖而出,现将优秀论文展评如下:
一等奖论文:
《巡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
张金星
党内巡视制度是我们党为加强党内监督,在借鉴我国古代巡视制度的基础上所建立的一种专门适用于党内的、自上而下的巡察监督形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巡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
一、巡视工作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于党的纪律和组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中央巡视突出党的领导,抓住党的建设,聚焦全面从严治党,了解每个干部执行党的纪律的情况。巡视工作,是对党组织、党员干部的“政治体检”,巡视发现的问题,从表象上看都是反映在具体工作上,但实质和根源,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站位、政治意识、政治纪律问题,是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问题。问题表现在个别人和事上,或者表现在基层一线,根子在党组织,归结起来就是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
通过巡视,有利于增强“四个意识”。有利于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有利于推进被巡视单位工作的落实。有利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巡视是强化政治引领,增强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旗帜指引和根本遵循。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部署要求,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放在重要位置,通过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保障各项工作的推动和落实。坚持干净与干事、廉政与勤政的统一。
二、中国共产党政治巡视制度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党政治巡视制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1921年-1949年巡视工作探索阶段。1922年7月,为加强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次明确规定:“中央执行委员会得随时派员到各处召集各种形式的临时会议,此项会议应以中央特派员为主席。”这是党的文件中最早规定设立中央分派各地指导工作的特派员,开始创立特派、巡视的工作方式。1928年10月8日,中央发布第五号通告,正式颁布党内《巡视条例》,要求各级党部切实执行。《巡视条例》初步系统地规范了党内巡视制度和巡视员工作的基本问题,明确规定了巡视员的条件及其人选的确定、巡视期限、巡视手段(方式)、巡视员的职责和任务;特别规定了中央、省委、县委、特委都须设专门巡视员;并明确了各级党部巡视员的人数等。《巡视条例》第一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将党地巡视工作制度化,为党内巡视制度地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也标志着党内巡视制度的正式确立。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各级党部的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明确指出:“各级党的委员会为了了解下面的情况,便利于工作上的指导起见,上级党委得向下级党委派遣巡视员,传达上级党委的意见,考察下面的情形报告上级党委。
二是1949年-1978巡视工作停滞阶段。建国初期,国家百废待兴,党和国家主要任务是全面恢复国民经济,后又经“文革”,党内民主发展缓慢,巡视工作基本停滞。
三是1978年-党的十八大巡视工作逐步恢复完善阶段。2002年,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制度,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2003年5月,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建立了五个地方巡视组,巡视工作正式进入运作阶段。同年12月,中共中央颁发《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把巡视制度确定为党内监督的制度之一。中央批准成立了巡视工作办公室,加强了巡视工作的组织保障。
四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全面深化阶段。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巡视工作由不固定到固定、由临时性到经常化,最终巡视制度被写入党章,成为党内监督的基本制度之一。
三、政治巡视的重点和内涵
准确把握政治巡视定位重点落实“三个政治”:一是在政治高度上突出党的领导,二是在政治要求上突出党的建设,三是在政治定位上聚焦全面从严治党。政治巡视就是要从政治上发现问题,从政治上对照看齐,从政治上把握全局。巡视工作要坚定政治方向、要坚持问题导向、要坚守价值取向。通过开展监督检查,查找政治偏差,践行根本宗旨。
巡视工作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全面了解和掌握被巡视部门和单位情况的基础上,着力了解和掌握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思想、工作、作风,特别是勤政廉政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把巡视监督工作落到实处。巡视的根本政治任务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然要求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活,根本性基础工作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发现问题是巡视工作的重要职能。中央建立巡视制度、派出巡视组开展经常性检查,其重要职能就是对所巡视的地方和部门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解,及时掌握和发现勤政廉政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那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巡视工作一是可以发现思想政治方面的问题,二是发现组织建设方面的问题,三是发现作风建设方面的问题,四是发现反腐倡廉方面的问题。发现问题是保证巡视工作深入开展的前提条件,是落实中央巡视工作要求的客观需要,是巡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只有抓住重点去找准问题,我们发现的问题才有成效、才能产生好的影响。
巡视工作紧盯党中央及省市区党委关注的重点问题,紧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紧盯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需求。巡视提出的问题,整体具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事关中央大政方针的问题,二是事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问题,三是事关影响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全面战略问题,四是足以影响长远和全局发展的其他问题。巡视工作是中央及省区市党委决策所需的“及时雨”,始终着眼全局,发现带有共性和规律性的问题,找出在监督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切实从体制机制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让巡视监督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巡视工作应该在解决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妥善解决问题,怎样解决问题,既是巡视组应该做的工作,也是对巡视工作的考验,它关系到相关管理规定和纪律要求是否有效实施,关系到中央巡视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以巡视整改为突破口和着力点,党组织班子带头,坚决把自己摆进去,切实承担责任,带头落实整改,履行好管党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以严明的纪律和扎实有效的措施,教育引导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底线,不碰红线,振奋精神,敢于担当,保持开拓创新、苦干实干的朝气和锐气,认真履职、干事、创业。
四、新形势下巡视工作的职能
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的当下,全面深化改革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与全国各族人民的政治任务和历史重托。新形势对共产党提出了新要求。巡视工作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举措,建立完善巡视制度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具体体现。要进一步明确其职能、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发挥其职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多次听取巡视工作情况汇报,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14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巡视工作汇报时再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要发挥巡视的震慑作用、遏制作用和治本作用。阐明了巡视工作的基本功能和重要地位。习总书记对巡视工作的职能定位十分准确,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巡视工作指明了方向。要充分发挥巡视利剑利器作用,政治导向作用和标本兼治作用。
巡视制度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监督机制,也是一种上情下达的有效介质,是一种反馈机制。巡视工作通过多种灵活的方式对巡视对象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如来电、来信、来访,民意测试、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调研座谈等。尽可能多的搜集群众意见,实现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的有效结合。巡视制度是反腐倡廉的一种震慑机制。巡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整体形象,及时发现消除腐败苗头,对腐败分子进行坚决打击,严惩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党员干部,在党员干部队伍中起到震慑作用,达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达到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目的。巡视制度是一种了解干部的沟通机制,作为上级党组领导与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全面沟通的重要途径,针对相关问题与党员干部和相关人员进行多种方式的接触调查,全面深入了解被巡视党组织的实际情况,对团结党员干部队伍至关重要。巡视是上级党组织依照党章对下级党组织进行监察与督促的行为体现,通过监督杜绝权利越位、失位,确保制约与平衡,保证良性循环。
五、市县巡察工作是巡视工作的延伸发展
新常态下,中央对巡视工作进行了大胆创新与改革。通过建立巡视组组长专家库,根据巡视任务,以“一次授权”的方式任命巡视组组长,实现巡视人员不固定、巡视地区不固定、巡视单位不固定,保护巡视工作的独立性,同时也使得被巡视地区和单位很难采取措施提前准备,增强了巡视工作的针对性。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范围逐步扩大,节奏逐步加快。
探索巡察制度,推动巡视工作向下延伸。规范巡察工作,构建巡视巡察网络格局。为真正做到“老虎苍蝇”一起打,揪出“打老虎”的同时,发现“苍蝇”,巡视工作不断创新发展,逐步向下延伸,开展巡察工作。通过对巡察成果的运用,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基层。巡察工作作为巡视工作的延伸,是反腐败新常态下加强监察的重要手段。广泛依托群众,扩大宣传,增强群众和普通党员的反腐败意识,对推进巡视巡察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理论与实践是辩证统一的,新常态下,重视并开展巡视工作的理论研究与巡视的实践是相辅相成的,要以巡视实践补充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将巡视成果有效转化,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向纵深发展。
在新形势下,我们党也面临着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等,面临精神懈怠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巡视工作在这一大背景之下,扛起了纯洁领导干部队伍、防范各种风险,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责任。巡视工作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本质要求,是强化党内监督、发扬党内民主的重要路径,是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的积极探索。随着巡视工作的逐步完善,必将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将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等奖论文:
《昔日改革 铸就今朝辉煌》
王亚萍
习主席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说:今天,中国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0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代表秘密签订契约,决定将集体耕地承包到户;现在,中央正在积极推动不动产统一登记,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1979年,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如今,上海自由贸易区已经在探索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模式。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一、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的主要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1978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155美元,出口和进口只占GDP的9.7%,84%的人处在每天1.25美元这样一个国际贫困线之下;但从1978年到2017年,平均年GDP增长率达9.6%,2017年人均GDP达到8100美元,而且我们是唯一没有出现金融危机的市场经济体。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通过国家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等一系列重大政策的引导,很多企业抓住时代机遇,大力实施技术创新,转型升级,跻身行业世界前列。比如,海信集团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根基,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孵化等不断发掘新型产品,向高端产业延伸;2017年海信集团发布,推出全球首台双色4k激光电视,这标志着激光电视已经超越了高端液晶电视,把成本更低,画质更优的显示技术呈现在世界面前。与此同时,2017年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公司数量已经达到115家,并出现了华为、阿里巴巴等一大批国际知名公司。
二、教育和科技实现突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和成败。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为祖国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科研机构面向市场、自我发展的能力越来越强,为经济建设解决了大量关键性技术难题。“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豪言壮语全部变为现实,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问世,勇士探海、墨子传信、高铁飞驰、天眼探空、北斗组网、超算发威、移动支付……中国正在越来越多的科技领域走进了世界前列甚至世界第一。
改革开放的4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40年!高考制度恢复,让学子以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得以实现;如今,中央正在探索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以促进公平、科学选才。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1977年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923万,录取新生达500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
改革开放的4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4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改革开放的40年是中国高铁有无到有直至世界第一的40年!2008年中国第一列高铁京津城际高铁正式运营。世界首条新建高寒高铁—哈大高铁于2012年投入运营;2015年,全球第一条环岛高铁—海南环岛高铁开通运营,对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被誉为“世界高铁第一高隨”的兰新高铁开通,沿途不仅穿越沙漠大风区,还横穿海拔最低的吐鲁番盆地和海拔最高的祁连山,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通车里程最长的高铁。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也是国人追求幸福生活的代名词;十三亿多国人安全出行的夙愿已经通过高铁提供的安全快捷、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实现。
三、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从那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年代到现在电灯电话、汽车家电都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人民的生活追求早已不仅限于吃饱穿暖,而是开始追求有品质、有品味的生活。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使现行联合国标准下的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随着改革的红利不断释放,村村通、养老制度、医保制度等大量民生工程不断推进,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切实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
祖祖辈辈扎根土地,出身农村的我对于改革开放给广大农民带来的好处深有体会。年过九十岁的姥姥感概道:“我是农民,国家月月还给我发工资,过年还要给我置办年货,驻村干部周周去家里询问身体状况。住院,吃药国家都给报销,以前谁能想到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要活到100岁!”听着这位再普通不过的中国跨世纪农民的幸福发言,作为90后的我由衷感受到,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祖国,活在这样的时代,我是何等的幸运!国家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群众医疗、生活保障日益健全,我们的老百姓不再为几千年不变、天经地义的皇粮国税发愁,不再为孩子的学费交心,反而享受这国家的农业补贴,享受着免费义务教育的优惠政策……祖国处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四、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方面对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都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内政治稳定是增强国际影响力的前提条件;改革开发40年来,快速增长的经济让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已经位居第二,对世界经济平稳提升做出了极大贡献;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以宽容开放的态度接纳西方文化,同时努力弘扬中华文化,以儒学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于近年来的发展进程中历历可见传承发展;对外开放开启了中国外交的新思维,进一步拓宽了中国外交的纵深,中国外交以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不搞对抗、不结盟为指导原则,展现了中国负责人的大国形象,既创造了一个有利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型国际环境,又为世界和平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的改革开放顺应了我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与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的理想信念不谋而合。相信以后的中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会越来越强大,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乡村巨变》
柴丽洁
1978-2018年,改革开放已完整走过四十年。四十岁,正是青年蓬勃发展奋发进取的年纪。没有农村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式不完整的。改革由农村拉开序幕,在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进程中擂响第一声战鼓的是安徽省凤阳县的农民,他们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此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作业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作为改革开放的发源地,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作为70年初出生的父辈人来说是从没敢想也没想到,但却实实在在感受经历了。这种变化放到世界大发展的浪潮中也是绝无仅有、开天辟地的,没有一个国家像拥有8亿农民的中国一样,实现改革和开放的巨大变化,8 亿农民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完全改变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四十年来的农村变化,说上几天几夜也难以表述完全,但通过几个时间节点来观察,总的趋势是,农业、农村、农民均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走上了各自相对独立的演进道路。
一、三农发展时间节点
1、第一个时间节点,1984 年
仅仅是联产承包全面推行两年之后,我们国家第一次出现了 “卖难”,这让中央万万没想到。因为1984 年时候,我们的概念首先还是如何填饱肚子的问题,但这一年却意外出现了粮食卖不掉的问题,各地的农民在粮站外面排队,粮食交不进去。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体制改革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让人看到了农业巨大的潜能。出现“卖难”之后,中央及时调整了政策,允许农民自己卖粮食。这个政策现在可能很难想象,难道卖自己生产出来的东西还要国家批准?但过去农民是不能自己卖的,因为必须统购统销。这个政策壁垒一打开,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因为自己卖还是不能化解粮食过剩,于是农民又要求自己加工,中央再次批准了。今天我们经常学习贯彻的 “ 一号文件 ”,其实这是跟上世纪80 年代学的,当时为了推动农村改革,自1982 年将起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确定为农村主题的,大家于是约定俗成,让 “ 一号文件 ” 变成了三农政策的代名词。上世纪 80 年代一共连续发了5 个三农的 “ 一号文件 ”,迄今让人怀念,因为含金量非常高,创新性非常强,最重要的是尊重了农民的主体地位。换句话说,上世纪80 年代的改革完全是农民一手推动的。也就是1984 年开始,国家似乎对农业感到有点放心了,改革全面转入城市。
2、第二个时间节点,1991 年
这一年乡镇企业吸纳的劳动力达到了1 个亿,这又是一个让人吃惊的数字。也就是说,农民已经开始告别种田,过上了半工半农的生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当时把这种现象叫作 “ 泥腿子上岸 ”,“ 离土不离乡 ”。关于乡镇企业的崛起,中央用了一个词叫 “ 异军突起 ”,现在的很多企业都是过去的乡镇企业转制而来的。当然,“ 乡镇企业 ” 这个名词还是要界定一下,它不是指办在乡村的企业,而是指由过去的乡镇、村集体办的企业,最出名的乡镇企业是春兰,而最出名的乡镇企业现象就是 “ 苏南现象 ”,费孝通先生为此专门写过文章。但让人遗憾的是,上世纪90 年代上半叶也是乡镇企业的巅峰时期了,此后在国企改革、外资进入、私人企业崛起等多重因素的竞争下,乡镇企业日渐式微,由此导致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农民在家门口打工的机会减少了,只能 “ 离土又离乡 ”,大规模的民工潮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
3、第三个时间节点,1998 年
这一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时值改革开放二十周年之际,因为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又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会议集中研究农业和农村问题,对加强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有重要意义。这一年,全国各地粮食丰收的消息纷纷传来,而农产品卖难现象也继续涌现,所以农业方面的总体评价是已经进入总体平衡而结构性不足的时代,总体够吃了,但是结构有问题。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开始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4、第四个时间节点,2004 年
从上世纪90 年代后半叶到新世纪初,三农度过了一段很难煎熬的时段,可谓 “ 病灶 ” 集中暴发,农产品价格徘徊不前,农资价格节节攀升,粮食生产下滑,农民税负很重,基层干群矛盾日益突出,甚至出现了于建嵘等人披露的农民有组织反抗现象。2000 年初,湖北省一个乡镇党委的书记李昌平向时任总理朱镕基上了万言书,大声疾呼 “ 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三农问题由此引发强烈的社会关注。2002 年12 月2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分析和研究2003 年农业和农村工作,作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核心,胡锦涛同志首次提出,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2004 年开始,中央每年都要下发有关三农的一号文件,核心的思路是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思路来统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到2017 年已经连续下发14 个中央一号文件。
5、第五个时间节点,2011 年
这一年我们国家的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达到了51.3%,也就是说我们国家多一半的人是城镇居民了,而不是农民了。此后,这个比例还在以每年一个多点的速度增加,到了2016 年底,我们国家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7%,农村居民只剩下43%。当然,这里面如果按户籍算,则户籍城镇化率是41%,也就是说还有16 个百分点的农民身份者常年在城里待着,他们还不是完全的城镇居民,甚至还可能倒回农村去。但不管怎么说,我们千百年来形成的 “ 农民帝国 ” 到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已经彻底被扭转了,亿万农民从此在城镇化中迎来 “ 新生 ”!
6、第六个时间节点,2015 年
这一年的三农又发生了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在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中,非农的收入首次超过了家庭经营收入,特别是工资性收入超过了农业经营收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也就是说,今天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也跟城市人一样,是工薪阶层了。农民收入有四大构成,目前的结构大体是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各占40% 左右,而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共占20% 左右。但家庭经营收入包括一产、二产和三产,种地是一产,加工是二产,搞乡村旅游是三产,如果单独把种地、养殖这样的农业部分拎出来算,已经比工资收入少了,也就是说今天农民收入不再主要靠地里 “ 刨食 ”。这就应了过去那句话——无农不稳,无工不富。
二、三农各要素分离并各自演进
于是,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原来浑然一体的“ 三农 ”,走上了逐渐分化的道路。农业、农村、农民,按照过去的理解是浑然一体的,农民是种地的,住在农村,但是今天一切都不大一样了。
首先,农民正在由社会身份向职业身份演化。
过去讲的农民,多是社会身份,也有对应的概念,如农村户口、种地的、没文化、小农意识、保守等等。但现在来看,农民特别是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农民已经不一定再务农了,目前制造业和建筑业的职工80% 以上都是农民工,农民成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阶级主力军。留在农村的人,也不一定在种地,主要表现为兼业化,真正种地的劳动力已经很少了。因为今天机械化发展很厉害了,农民于是有了大量的时间从事二三产业,不用再守在地头。而且,农民进城与城里人下乡相对出现,还有700 万农民进城再返乡创业。目前出现的“ 新农人 ” 群体已经上百万,他们大多数并不是农村人,却从事了农业,这让“ 农民 ” 这一身份进一步职业化了。
其次,农业呈现出现代与传统交织的转型特征,大农场与小农户并存,高科技与传统农业同在。
一方面在东北、新疆,出现了现代化大农场,规模上万亩,飞机作业,超大机械耕作,其场景恍若美国。而另一方面,在贫困的山区,还是零散种着地,甚至还有刀耕火种的场景。但在大部分农业区,机械化和社会化服务成为事实上的主要务农者,农民已经基本告别繁重的体力劳动,大量离开土地;另外也有一些农民成为职业化的农业经营者,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达280 万个,其中农民合作社179 万家。农产品的供给也呈现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连的特征,价格加速与国际市场一体波动,原有的政策性价格体系加快与市场机制并轨,农业补贴方式被迫转型。
第三,农村正在面临命运的重大转型,消亡、合并、转型每天都在上演。
有报告说,每天我们国家消失100 个左右的自然村,在一些贫困山区出现了10 人以下村的辛酸衰败场景。还有的农村则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迎来了新生,有的成为了城中村,有的被征用成工业用地,有的移民搬迁到其他地方。还有的在新一轮撤乡并村过程中与其他的村合并,有的变成了农村新型社区的一部分。
所以,整个三农在今天已经不是传统的田园牧歌印象。我最近看一个人写的回乡记录后很感慨,他说现在要找乡愁,连乡愁的角都抓不住了,为什么?因为农村都没有了炊烟,农民现在做饭都用上了电磁炉或者煤气灶。有的村甚至没有了鸡鸣,因为新农村不许在家里养鸡。上世纪80 年代的“ 倒蛋部队 ” 是从农村收鸡蛋往城里卖,今天正好反过来,一些地方是把城郊养鸡场的鸡蛋倒卖回农村,这是农村深刻变革中出现的新现象。
三、三农历史进程中的忧患
三农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也有一些担心的问题,有的问题甚至比较严重。
1、农业面临“四面埋伏”的风险
首先是价格的天花板在下压,我们国家的农产品价格大多数已经高于国际平均水平,这是一个很要命的问题。为什么国家从2016 年开始实施玉米价格政策的调整?因为不好补了。我们的玉米价格比国际市场高20% 以上,按政策价格收进来以后就入到国家的仓库卖不了,而企业用的玉米是从美洲进过来的,到岸价比我们国家的收购价还低,农产品竞争力面临压力。第二个是成本的“ 地板 ” 不断抬升,工资涨了,农资涨了,农产品价格不涨,所以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低,种地越来越不划算,一些偏远地区存在大量的土地弃耕荒芜现象。第三个是补贴政策的“ 黄灯 ”亮起。我们国家加入世贸组织时承诺对农业的直接补贴上线是8.5%,到现在已经逼近这个上线。而美国人的测算,说我们现在对农业的补贴已经达到了25%,要把中国告到世贸组织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农业补贴政策就面临调整和转型。第四个是资源和环境的“ 红灯 ”亮起,环保部和国土部发布的数据,农村现在成了最主要的被污染地,农业面源污染也成为重要污染源,特别是化肥、农药、大型养殖场的畜禽粪便污染,耕地受污染情况也不容乐观,有些地方的田园牧歌场景已经被污染得不像样了;宝贵的矿物质资源被粗暴开采,低效使用。可以说,农村的环境受不了,农业的资源在哭泣,农业部推出的“ 化肥零增长行动 ”就是这样背景下的针对性举措。
2、农产品的安全经受考验
一方面优质不能优价,真正种出来的好产品卖不了;另一方面,农产品大量进口,特别是洋奶粉市场比例持续扩大,跨境电商最火的商品就包括农产品及食品。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城里人对农村生产出来的东西都不信任,有钱人宁可吃远跨重洋的非新鲜国外农产品,也不吃国产的。但客观上,农业的生产体系也确实存在投入品滥用、检测体系不全的问题,更有一些农产品有机、绿色的标签随便贴,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信任感。某种程度上讲,恢复消费者的信心,建立城乡之间的互信,比建设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还难,需要做出艰苦的努力。
3、农民还在城乡之间徘徊
现在有句流行的话: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今天我们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虽然给了农民自由选择的权利,但是农民要留在城里,成本依然是高昴的,特别是在大城市,农民根本就没有办法留下。而且,在社保、教育、医疗方面还没有完全平等,农民人在城市却依然享受着农村待遇。这种不完全的城镇化在 “ 农二代 ”身上表现出来更加激烈的矛盾心理,他们很小就随父母进城,或者干脆就生在城里,却背着农民的身份,自己当自己是城里人,却不被城市认可,而他们的故乡连面目都已经模糊,于是身处夹缝之中,成为城镇化的隐患。
4、农村正在艰难的转变之中
很高兴卖了地成为城市一部分的城中村乱象丛生,已经成为很多城市难以根治的“ 牛皮癣 ”。一般农村加速“ 空心化 ”,“ 三留守 ”群体——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生活艰难,心理压抑,特别是留守儿童没有享受到好的教育和成长陪伴,经常能看到有关他们自杀、受侵害、行为不端等不好的消息。而全民似乎也进入了乡愁的别样惆怅年代,习近平总书记讲的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恰恰在一些地方正在消失。现在最恶俗的是把原来的农村原生态破坏了,重新搞一批假的乡村田园场景,这是很悲催的事情,这种对农村的功利性利用和破坏,导致农村原来的一些乡土文化气息荡然无存,某种程度上是断了农村文化的根。
然而,历史总在进步之中,无论是成绩还是问题,都是三农在巨大的时代变迁中表现出来的真实面目,是伴随发展而来的时代产物。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农业、农村、农民的未来一定也会不断进步,让现有的问题逐步得到化解,让未来更加美好,对此我们充满了憧憬和期待,也有理由信心满怀。
三等奖论文:
《建设“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
张爱玲
摘要:“一带一路”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有力抓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伟大目标。“一带一路”建设首先要搞好国内建设,特别是雄安新区建设,同时抓好金砖合作、上合组织等缩微版“一带一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有国内、区域、国际的共同体,还有价值、思想、制度上的共同体。
关键词:“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雄安新区。
中国从来不缺国际眼光,也从来不缺国际行动。但是,中国善于闭关锁国,善于攘外必先安内。中国共产党主政以来,面对百孔千疮的国家现状,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进而逐步负起大国责任参与国际治理,进行了一系列理论思考和伟大实践,特别是行之有效地以双多边机制、大国关系、周边经略、区域合作、经济走廊等阶段性工程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一、以新型双边关系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以新型大国关系超越“修昔底德陷阱”,底定国际政治经济大局,深化以发展全球伙伴关系为目标的全方位外交布局。当今世世界,开放包容、多元互鉴是主基调。当今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是大潮流。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贏是主旋律。
一是构建新型中美关系。中美致力于构建基于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保持密切的高层及各级别交往,进一步拓展务实合作,建设性管控分歧,使中美关系不断取得新的具体成果。2012年2月,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访问美国,首次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倡议,并得到了美方的积极回应。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庄园会晤”时,提出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即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奥巴马表示,美国欢迎一个强大、成功、繁荣、稳定的中国,愿与中国成为平等伙伴,共同应对一系列全球性的挑战。2014年11月奥巴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其间穿插着“瀛台夜话”。中美表示要加强在应对埃博拉疫情、反恐、防扩散等领域的合作,发表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双方将为对方国家商务、旅游人员颁发10年多次签证,为留学人员颁发5年多次签证。2015年9月25日习近平主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会晤中,就两国建设新型大国关系达成重大共识,双方首次公开不认同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必将发生冲突的“修昔底德陷阱”。中国主动塑造中美关系,不断取得“新型大国关系”的早期收获。
二是构建主要经济体关系。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中俄关系从伙伴关系、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到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保持中俄关系高位运行。中俄互为最主要、最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两国外交全局和对外关系中都占据优先的战略地位;中英共同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战略伙伴关系,开启持久、开放、共赢的中英关系“黄金时代”;中德不仅仅是经济伙伴,更是政治伙伴和战略合作伙伴,“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深入对接,第三国合作初见成效,提升财金、安全、人文三大高级交流对话机制,建立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等新机制,推动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无论国际局势如何变化,无论巴基斯坦国内局势如何变化,水葆着“流着奶与的蜜友谊”,构建中国-巴基斯坦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此外,还与意大利、秘鲁、马来西亚、西班牙、丹麦、南非、葡萄牙、印度尼西亚、墨西哥、蒙古、阿根廷、委内瑞拉、巴西、法国、阿尔及利亚、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希腊、澳大利亚、新西兰、埃及、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与越南、泰国、缅甸、東埔寨、老挝、非盟等国家和地区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韩国、印度、斯里兰卡、阿富汗、土耳其等国家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土库曼斯坦、尼日利亚、加拿大、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爱尔兰、波兰、乌克兰、塞尔维亚、安哥拉、智利、阿联酋、卡塔尔、厄瓜多尔、哥斯达黎加、东盟、伊拉克等国家和地区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与克罗地亚、尼泊尔、荷兰、东帝汶、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刚果(布)、马尔代夫、赤道几内亚等国家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与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建立全面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与斐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建立重要合作伙伴关系;与匈牙利、塞内加尔建立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与比利时建立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与孟加拉国建立更加紧密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与阿尔巴尼亚建立传统合作伙伴关系;与牙买加建立友好伙伴关系;与爱尔兰建立互惠战略伙伴关系。
二、以新型多边经略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中国的外交布局,素有“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一说。其实,周边、发展中国家、区域合作、多边国际组织,都属于多边。三年多来,党中央国务院科学研判国际形势,准确把握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传统布局中的“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四大要素全面推进,并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建设、海外利益保护被纳入外交布局,成为新的要素,外交布局也更加讲求软硬结合。
一是更加注重周边经略。外交方针上,更加明确周边是首要。习近平在2013年10月的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日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要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周边外交,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使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实现共同发展。这次会议,确定了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基本方针和总体布局,使周边外交的顶层设计更加明晰。2014年11月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就新形势下不断拓展和深化外交战略布局提出要求时,首先谈到的也是周边外交。在周边外交中主动“设置议程”。借举办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之机,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出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中国还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致力于构建中国一东盟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和周边命运共同体。外交行动上,更加实行周边全覆盖和大拓展。采用密集访问和“点穴式“访问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对周边国家出访的全覆盖。2013年,习近平主席到访俄罗斯,中亚的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断断组,以及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2014年,习主席访问了东北亚的韩国,亚洲中部的蒙古国,中亚的塔吉克斯坦,南亚的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印度。2014年11月,习主席赴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进行国事访问。随着中国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周边外交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延伸,范围不再局限于与中国接壤的国家,面是向覆盖更广的大周边区域挺进。“大周边”布局逐渐完善的一个例子是,2014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中国特地举办了一个与本地区非APEC国家和组织的对话会,旨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共同进步,一个也不能掉队。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缅甸、柬埔寨、老挝、塔吉克斯坦、蒙古国均派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与会,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也派代表参加。
二是更加注重多边合作。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同时也是“受益者”。中国推动改革和完善现行国际体系,不意味着另起炉灶,而是要推动它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上合组织、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活动,积极建立合作新机制、“一带一路”合作平台,加强同东盟,中东欧、非盟等区域组织的合作,特别是秉持“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贏”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特别是稳步推进中欧关系。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秋件,欧洲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习近平2014年访欧时呼呼,将中欧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结合起来,共同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稳步推进发展中国家集体腾飞。努力扩大同发展中大国的合作,助推发展中国家“集体崛起”,推动国际格局从单极世界向多极止界演变。2014年习近平主席成功访问印度、巴西,持动中印关系翻开新常章,中巴全面战路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2014年,近平主席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倡议打造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建立更紧密、更全面、更牢固的伙件关系,开展全方位合作,树立并践行新安全观,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会议通过的宣言广泛采纳了这些政策主张,或为指导金砖国家合作的重原则,体现了中国的引领作用。在习主席的协调和推动下,金砖国家决定建立金砖国家发展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标志着金砖国家合作从概念向实际迈进了一步。2017年在厦门召开了金砖领导人会议,深化了金砖伙伴关系,开辟了更加光明的未来。稳步推进中非合作。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时,用“真”“实”“亲”“诚”四个字概括了新形势下的中非关系,并指出,中方发展对非关系的力度不会削弱,只会加强。2014年李克强总理访非时,又提出了“461”中非合作框架,即坚持平等相待、团结互信、包容发展、创新合作等四项原则,推进产业合作、金融合作、减贫合作、生态环保合作、人文交流合作、和平安全合作等六大工程,完善中非合作论坛这一重要平台。稳步推进中拉整体合作。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拉美期间首次举行了中拉领导人会晤,习主席与11位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齐聚一堂,共同宣布成立中拉论坛,开启了中拉整体合作进程、标志着由中国倡导成立、主要面问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多边合作架构实现了全球覆盖,完善了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布局。
三是合理增加外交新要素。维护海外利益也成为外交布局的新要素。2014年,习近半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要求“要切实维护我国海外利益,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和水平,加强保护力度”。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国外交既要“顶天”,服务国家大局,也要“立地”,服务在海外的企业和公民。
四是更加注重软硬结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公共外交”一词写入党的重要文件,指出“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夯实国家关系发展社会基础”是中国外交的重要任务之一。由此,中国外交在继续重视“硬”布局的同时,也开始不断加强“软”力量建设。
三、以科学规划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一是立足周边地区,建立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助推地缘合作。例如,建立中国老挝命运共同体、中国缅甸命运共同体;二是着眼亚非拉地区,建立传统友好国家命运共同体,推动南南合作。例如,建立中国-非洲共同体,中国-阿拉伯共同体,中国-拉丁美洲共同体;三是面向发达经济体,建立大国命运共同体,推动南北合作。例如,建立中德命运共同体、中欧命运共同体;四是团结区域经济体,建立区域命运共同体,推动成片合作。例如,建立中国两岸五地大中华区命运共同体;建立亚欧共同体、亚欧非共同体、美洲共同体、欧亚澳共同体等陆地共同体;建立非洲+亚洲+印度洋+欧洲共同体,美洲+太平洋+亚洲+澳洲共同体,美洲+大西洋+非洲+欧洲共同体,北美洲+亚洲+欧洲+北冰洋共同体等陆海共同体。五是兼顾虚拟与现实,建立虚拟共同体和现实共同体,推动虚实互动发展。既要建设现实的陆海空命运共同体。又建设虚拟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六是统筹政治经济合作,建立政治共同体和经济共同体,推动政治经济协调发展。建立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生态链等经济利益共同体,建立责任、安全、价值、制度等政治利益共同体。树立国际权力观,迈向政治共同体;弘扬共同利益观,迈向利益共同体;倡导新型文明观,迈向文明共同体;坚持整体安全观,迈向安全共同体;构筑全球生态文明体系,迈向生态共同体。
四、以中国梦编织世界各国共同梦想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全球治理思想体系的又一个来源。中国梦不仅包括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等)、民族、行业等组成的国家梦,还包括两岸四地及全球华人社区的中华民族梦;不仅包括“印度梦”"亚太梦”“非洲梦”“拉美梦”等适合各自文化传统和实际情况的独特梦想,还包括由此组成的“一带一路”世界梦。中国梦的叙述结构分为四个层次:地方、国家、区域、全球。在充分享受与维护各自梦想的独特性权利的同时,在全球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深化、人类走向高度相互依赖的进程中,各国和各大洲也应该将实现界梦作为共同奋斗的目标。世界梦包括建设”世界命运共同体”“世界责任共同体”“世界安全共同体”和“世界利益共同体”。
五、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当前,我们面对的是世界经济长期低迷、贫富差距和南北差距拉大等世界性发展难题,面对的是全球增长动能不足、全球经济治理滞后和全球发展失衡等经济社会发展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唯有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才有可能使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获得根本性的转变和突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作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与启示,正与”一带一路”、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具体平台和项目引领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创新发展激发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生动力,协调发展彰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谐境界,绿色发展奠定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底蕴,开放发展勾勒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态势,共享发展呈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所归。
六、以雄安新区建设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毛泽东时代以土地制度变革建立了共产党、农民在思想、利益和使命上的共同体,进而实现了农村包围城市乃至最后的革命胜利;邓小平时代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共产党以及其他群众的思想、利益和使命上的共同体,也是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进而推动城市改革,最后取得了经济建设的世界成就;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瞄准国际国内、对内对外的综合改革与发展,面向的是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全球治理新秩序,需要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农村等某个区域或工业等某个产业,不是仅仅局限于防止和抵制美国、自身或其他崛起大国的霸权主义、帝同主义、殖民主义轮替,而是通过扎实的“一带一路”建设、上合组织、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等项目和合作方式使每个国家放下疑虑,建立世界性的思想、利益、责任、使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双赢、多赢,共赢的利益观,是开放、合作、共赢、融合、创新的发展观,是坚持正义、秉持公道、道义为先的义利观,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共原的合作观,是和平、发展、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国际秩序观,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这些理念和构想如何实现,也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建设?中国共产党对外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内提出了雄安新区等新型城镇化战略。“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必须基于我们独特的传统文化、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坚持中国特色,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持中国道路,基于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坚持均稳定和独立自主。
实践证明,中国走出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该是西方到中国取经的时候了。我们党不仅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始终代表中国优秀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还要代表最先进的现代化制度和治理体系;我们党不仅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还要坚持制度自信!“四个代表”“四个自信”必将在国际问题处置、国际议题设置、国际治理安排等方面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推动我国逐步掌握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参与权话语权和决定权,成为各国学习借鉴的榜样。国内的命运共同体建设,应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包括城市群、特色小镇,大型城市的建设来刺激内需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雄安新区是总书记一号项目、世纪工程和千年大计,如何最终体现千年大计?最关键的就是示范国内命运共同体建设。
总之,“一带一路”是对外开放的新布局,可以倒逼国内改革。雄安作为千年伟业,可以考虑作为中国政治改革的试验田。但这不是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也不是无法实现的乌托邦,而是针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雄安新区的成功,才能真正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真正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我们党不仅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还要代表最先进的现代化制度和治理体系;我们党不仅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还要坚持制度自信!有这样的制度代表和制度自信,我们必将在国际问题处置、国际议题设置、国际治理安排等方面发挥中流砥柱作用,逐步掌握我们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参与权话语权和决定权。也就是说,经过产品入世、产业入世、金融入世、思维入世、理论入世五大阶段,中国入世才能达到形神兼备,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就占据了道德和理论制高点,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事业方能逐步迈入正轨和快车道。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出版社
2.常红,康登慧,陈冰洁《习近平“新型大国关系”外交战略这样炼成》
3.苏晓晖《立足周边,谋篇全球》
《论全面依法治国》
兰进京
摘要: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依法治国已经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纲领之一融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历经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战略任务,科学阐明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内在关系,鲜明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逻辑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宪治国”、“依法治军”共同推进,实现中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依法治国;以宪治国;社会法制。
一、什么是“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二、“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1、在内容上,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诸如国家的国体、政体、国家的基本国策、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问题。
2、在法律效力上,我国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普通法律的内容原则不得与宪法的内容及原则相抵触,否则该普通法律全部无效或抵触的部分无效。我国宪法规定,本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的要求更为严格。 由于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性问题,所以其制定和修改程序及通过的要求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同意才能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只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三、“依法治国”从自身做起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首先要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在工作和生活中维护宪法和法律,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其次要树立规范的职业理念。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在工作中要恪守各项法律底线,坚决不做有危害祖国利益的事情;再次要不畏邪恶势力,发现有违国家法律法规的现象,要积极制止,必要时候要及时上报执法机关。
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在法治中国建设上下功夫。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实质上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和权威。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对“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作出新部署,必须严格落实,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提高人权法治化保障水平;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切实维护人民权利和自由;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以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让法治真正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十九大”报告2017.10.18;
【2】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的说明2012.10.28。
《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崔小军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1年辛亥革命,面对外国侵略和本国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国人民进行了种种探索尝试都已失败告终。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焕然一新。经历28年后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就是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的的革命。从建党到建国再到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在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证明了,历史和现实均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一、历史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必由之路
(一)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从近代历史演变来看。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才能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中国,哪一种政治势力能够领导人民赢得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它就能够取得引导中国走何种道路的主导权。晚清时康有为、梁启超等发动的戊戌变法运动有可能引导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社会,但是戊戌维新未能成功。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以及民国初年由同盟会改组的中国国民党,是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有可能通过推翻清政府把中国引导到资本主义社会,但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软弱,辛亥革命后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被袁世凯窃夺了。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国家分裂,人民涂炭。五四运动后,国家情势发生很大变化,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在中国迅速传播开来。1921年,中国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逐渐主导了中国革命的方向。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的前进方向有着清楚阐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了走向社会主义,第一步是实行新民主主义,第二步才是社会主义。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根据地和解放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一向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相号召,鼓舞着广大人民。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悍然发动以消灭中国共产党为目的的内战,结果在内战中彻底失败。这个结局,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真正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主导力量,决定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二)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思想高度契合
从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发展来看。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就有大同思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不仅是儒家的追求,也是普通百姓的追求。大同理想较易与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在这方面,孙中山的思想是一个典型。在三民主义中,被孙中山最看重的是民生主义。所谓民生主义,孙中山用的英文词就是socialism。这个英文词通常被翻译成社会主义,孙中山以为翻译成民生主义更好。有时候,孙中山直接用社会主义来说明他的民生主义主张。1912年,孙中山曾提出把中国建设成为理想的社会主义国家,希望做到“我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各得其所”。实际上,孙中山所要建立的不是没有资本家的社会,而是不要大资本家的资本主义社会。但孙中山又强调,他的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好朋友。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演讲时强调指出:“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三民主义之中的民生主义,大目的就是要众人能够共产”。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人民中是有影响的。这也在一定意义上形成了历史选择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
(三)近代国际环境引导中国的社会精英们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从近代国际环境和民族危机的影响来看。1929年—1933年,由美国引起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深陷经济、政治、信仰灾难的恐慌之中,资本主义的吸引力在危机中不断下降。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辉煌成绩,社会主义的影响力迅速彰显。在经济危机打击下,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华经济掠夺,日本则悍然发动侵华战争。民族危机促使人们寻找新的出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大多对苏联社会主义表达了好感,他们把苏联的成功归因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和马克思主义。知识界在对未来中国发展道路进行思索时,不少人表达了对社会主义的热切追求,社会主义思想由此达到高潮。
(四)得到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
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态度来看。1944年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役中大溃败,引起大后方知识界、工业界人士对国民党政府执政能力的怀疑。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悍然撕毁“双十协定”,拒绝组织联合政府,发动内战,使期望和平的人民和知识界更加坚定地站在了中国共产党一边。民主党派纷纷明确表态支持中共的政治、经济主张。那时,就连主张第三条道路的知识分子也不反对在中国实施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得到了工农大众的支持,得到了知识分子的理解,得到了民主党派的拥护。
总之,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使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历史也已经证明,这一选择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一)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道路,这样一条道路为解决当前和今后的难题指明了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我们党在开辟道路的进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这使中国的未来有了正确的方向和科学的指引。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可以牢牢把握基本国情,始终把发展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国情基础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最大特征。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制定任何方面的政策措施都要牢牢理解这个最大特征。不仅在经济建设中要始终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也要始终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经济总量低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经济总量提高后仍然要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人均GDP 总量处于低收入阶段和中等收入阶段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人均GDP 总量迈向高收入阶段后仍然要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谋划长远发展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也要牢记初级阶段。深刻把握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特别是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就可以科学地谋划我们的发展战略,更好地解决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可以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始终把发展扎根于对战略机遇的运用上。改革开放30 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的发展寻找到了很多的机遇。从邓小平"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的嘱托,到江泽民"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科学判断,从胡锦涛"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关系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的正确论断,到习近平"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但发展仍然具备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的辩证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处处体现着抢机遇、抓机遇、用机遇的特点。抓住了战略机遇,就能够化解遇到的各种风险,使我们的发展始终做到又好又快。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可以不断突破改革遇到的各种障碍,始终把发展的关键聚焦于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重大利益问题上。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就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2012 年12 月,在广东考察工作时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由于制度不完善、法规不健全等原因,造成改革的某些原本属于广大民众的利益被少数人所独占。这些利益藩篱呈现出刚性化的特点:其他人很难进入被少数人独占的利益领域;其利益一旦被触及,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性。因此,习近平于2013 年7 月23 日 在湖北省武汉市主持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时再次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不懈怠,利益固化的藩篱就一定会被打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优势就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利益藩篱问题,为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找到可靠的路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创造历史的实践道路,这样一条道路为解决当前和今后的难题提供了勃勃生机
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人民群众的事业,是由人民群众进行创造和发展的事业。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多次强调这一点。他说:"社会主义不是按上面的命令创立的。它和官场中的官僚机械主义根本不能相容;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他还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不是一个党所能实施的。只有千百万人学会亲自做这件事的时候,他们才能实施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千千万万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创造的事业,这就注定了在今后的发展中,无论我们遇到多大的困难与风险,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都可以战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1986 年6 月7 日 ,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说,搞好改革"关键是两条。第一条就是要同人民一起商量着办事"。这是说改革要走群众路线,倾听群众的呼声,尊重群众的意见。而邓小平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突出表现在对待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态度与处理上面。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成效举世瞩目,它对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已经起到了并且继续在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它之所以能在全国广大农村迅速推广,并且坚持和巩固下来,逐步完善,正是得益于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在改革中实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科学的工作方法。对此,邓小平曾多次明确指出:"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与完善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改革之路,推进改革和建设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不少,好办法从哪里来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我们头脑里固有的,归根到底是来自于人民群众的实践。谁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同广大群众结合在一起,谁就有力量、有智慧、有办法,就能够经受住考验,战胜困难,作出突出的成绩。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人民群众不仅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发展之路,科学发展取得了多大成效、是否真正实现了,人民群众感受最真切、判断最准确。胡锦涛同志指出:"推动科学发展,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习近平同志指出:"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有追求,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力往一处拧,用13 亿人的智慧和力量就会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任何艰难险阻都是可以跨越的
列宁曾经指出:"重要的是相信道路选择得正确,这种信心能百倍地加强革命毅力和革命热情,有了这样的革命毅力和革命热情就能创造出奇迹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这样一条选择的正确的道路,它有集中力量办大事、成熟定型干大事、融合发展成大事的优势。这些优势恰恰就是我们化解今后面临的各种风险与挑战的最重要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利用这一优势,30 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通过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既发挥好了中央的积极性,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又发挥好了地方积极性。在两个积极性的推动下,全国经济蓬勃发展,同时各个区域经济、省域经济、县域经济呈现出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局面,到2012 年底,国内生产总值为519322 亿元。当前,世界经济正在深度调整,国内外发展环境十分复杂,要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克服各种风险,就应当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实现稳定的宏观政策、活力的微观政策、托底的社会政策三者的有机统一。
利用这一优势,30 多年来,我们先后建成了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京沪高铁、京广高铁、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以及世界上最大的电信网络等举世瞩目的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发展、大飞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密相连。在中国,政府代表人民的利益,为人民服务。这样一种独特优势在今后中国的发展中还会进一步显现出来,帮助我们不断解决建设中的各种问题。
利用这一优势,30 多年来,我们先后完成了包括神舟飞船10 次飞天、"天宫一号"与神舟八、九、十号交会对接在内的载人航天工程以及运算速度达到每秒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等高科技项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批示中所说:"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杰克·唐加拉是美国工程院院士,全球超级计算机500 强排行榜全球超级计算机500 强中主持人之一,超级计算机基准测试、数值分析、线性代数解算器和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先驱。2001 年在全球超级计算机500 强中,中国还榜上无名,而今天中国的机器保有量已达到世界第二,实在是令人震惊的变化。我们不仅有"神舟"、"天宫"、"天河",还有"蛟龙"号。2012 年6 月27 日 ,"蛟龙"号再次刷新同类型潜水器下潜深度纪录,最大下潜深度7062 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的集中释放会在今后的发展中带来更加辉煌的科技成就。
利用这一优势,我们先后克服了很多困难,在重大国际活动、战胜重大自然灾害、解决社会民生问题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30 多年来,我们先后成功举办了1990 年北京亚运会、2008 年北京奥运会、2010 年上海世博会和2010 年广州亚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 30 多年来,我们先后战胜了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 1998 年大洪水、2003 年春天"非典"疫病、2008 年汶川大地震和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2010 年青海玉树地震、2013 年雅安大地震等各种灾害; 30 多年来,我们先后建立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使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早在20 世纪80 年代,邓小平就多次提到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问题,强调这一模式和道路不强加于他人。1980 年5 月,邓小平在谈到处理兄弟党关系的一条重要原则时,谈到"中国革命就没有按照十月革命的模式去进行","既然中国革命胜利靠的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我们就不应该要求其他发展中国家都按照中国的模式去进行革命,更不应该要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采取中国的模式" 。1988 年5 月18 日 在会见莫桑比克总统希萨诺时,邓小平指出:"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莫桑比克也应该有莫桑比克自己的模式"。
发展道路是各国人民自己选择的,因此,其他国家无权干涉。这一点是胡锦涛任总书记时的中央领导集体反复强调过的。胡锦涛2007 年6 月8 日 在德国海利根达姆出席了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发展没有统一的模式。国际社会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着力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胡锦涛2010 年5 月24 日 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致辞,指出:我们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应该承认各国文化传统、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发展理念等方面的差异,努力推动不同文明的发展模式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应该以一种模式来衡量丰富多彩的世界。2011 年4 月,胡锦涛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大会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亚洲人民历来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亚洲人民深知,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 这样的发展道路为我们赢得了一切站在正义和和平立场上的人们的支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争取到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发展道路是各国历史发展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中国的历史文化的独特性所决定,具有强大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 年8 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了"三个讲清楚":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深厚的文化积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从未间断过的文化传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拓展的沃土良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 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 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 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对世界社会主义500 年发展规律的把握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 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5000 年、500 年、170 年、60 年、30 年,这不仅仅是时间的凝练,更是无数中国人不懈奋斗、艰苦奋斗、卓绝追求的理想汇聚。时间的凝练、理想的汇聚,正是我们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鲜明的优越性,是确保我们实现未来发展宏伟目标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不仅写进了党纲,更是写进了宪法,它将成为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并将长期坚持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