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和现在两岁多可爱的儿子玩捉迷藏,投球球,吹泡泡,开跑车时,心态仿佛也随着回到了孩童时候,是那样的天真烂漫。这也让我忍不住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些事。在每个人的心中应该都会有个属于自己的童年,还有那泛着泡泡般的五彩斑斓的梦吧。那些童年中美好的片段像放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一一重现。
童年情景——拾麦子
自己的童年基本上是在外婆家度过的,因为母亲平常比较忙,就把我放在外婆那里了。所以,我对外婆家乡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每一寸土地,还有那里热情的人们都有一种很特殊的感情。在我的内心深处早已也把它当成我的故乡,因为那里是生我养我的根,那里到处是我生活过的痕迹,那里承载着我童年的满满回忆,虽然那里的经济生活贫瘠,但是那里对我来说是一幅美丽生动的天然画。前天和母亲通电话的时候,母亲在电话那头说,老家的麦子快要收割了。我便想到,那么布谷鸟应该也快飞去报丰收了吧,好久都没有听到过布谷鸟的叫声了。
想象中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在外婆家乡的画面:我,光着脚丫子,手里提着篮子,一边和小伙伴们一起追着拉麦子的车在后面跑,一边争着拾起从车子上滑落下的几穗麦子。头顶上还不停的回响着:“布谷,布谷,快黄快熟,快黄快熟。”的布谷鸟的叫声。虽然我们都费了好大的劲才拾到为数不多的麦子,也全然不顾弄得满身的汗,脑海里只想着彼此比赛看谁拾的多,只想着如果外婆看到我拾到这么多麦子,一定会夸奖我,更重要的是会给我买好多好吃的。所以那时候好像会有使不完的劲头。
我们这个由四、五个人组织的小队伍也会去农民割完的麦地巡逻,在农民割完的麦地里往往也会遗漏一些麦子,而这些麦子恰恰成了我们的目标,最后成了我们囊中的战利品。拾麦子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不断的一会弯腰,一会直腰,也是会挺累,这倒还不算什么,怕的是那一排排锋利如刀的麦茬,那是农民收割完麦子时留下的,一不小心就会有被麦茬划伤的可能,即使是穿着鞋子。
我就被划过几次,会破了皮有点疼,还好能够忍受住。这对于我们这几个小毛孩子好像更有了挑战性,看着那渐渐快要被我们装满金灿灿麦子的袋子的时候,那股激昂的战斗劲就更高了,甭提心里多有成就感了。直到夕阳西下,直到我们几个突然感到饥肠辘辘,才商议着该回家吃晚饭了。于是几个瘦小的身影映着夕阳的余辉,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渐渐的消失在傍晚的晚霞中......
童年情景二——慈祥和蔼的外婆
在外婆的屋后有一条小河,在夏天的时候我和伙伴们经常下水去捉鱼、玩水,经常把身上弄的一片湿,都是外婆刚给我换好的衣服,一到河边就又打湿了,又要重新回去换,这时候心里会不免会有些忐忑,怕挨外婆的训斥。可是外婆是个非常慈祥和蔼的人,每次回去都会很有耐心的给我换掉湿透的衣服,也不骂我,只是很关切的对我说让我小心点,别湿透着了凉。然后我就又和小伙伴们疯玩去了。外婆也总会在家给我放些好吃的,那是有时候亲戚们过来看她的时候带的,她总会把一些好吃的放在一个竹篮子里用钩子吊着。这是老家很流行的一种存储东西的方式,里面会有一些糖果、瓜子类的好吃的。
每当我往那个篮子跟前转的时候,外婆便知道我肯定是嘴馋了。便很利索的将双手举起把篮子放下,外婆身体一直都很好,干起活来也很利索,很快就拿出了我想要吃的各种五颜六色的糖果还有瓜子,我顺手一接就把一颗糖果剥开塞进了嘴里,还边往嘴里送着瓜子磕着,外婆瞧着我这副滑稽的吃相,总是忍不住笑呵呵地说:“妮妮慢点吃,篮子里还有呢,不够姥姥再给你拿。”我们那边都称呼外婆为姥姥。在我的记忆深处外婆就是那样一个和蔼可亲的一个人,即使你犯了错误,她也会很耐心的和你说,很少见她发脾气。
童年情景三——记忆中的黑白电视机
一到晚上的时候,我们那时候经常用的照明工具是煤油灯,因为村里经常停电。所以哪个晚上要是来电了,简直整个村都要沸腾了,到处充满了人们的欢呼声,特别是能听到好多孩子的尖叫声。那种热闹的气氛基本不亚于过年。因为一来电,显的整个屋都非常亮,人的心顿时也感觉好敞亮,比着在那点着煤油灯还有些黑乎乎的屋子好多了,正是因为来电的次数少所以显得特别的珍贵。特别对于我们这些小孩子,更是兴奋的不得了,因为一来电,便意味着可以看电视了,因为那时候村里有电视的人家非常少,也就那两、三户,所以那时候电视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非常稀有贵重的东西。
我和临街的小伙伴会选择比较近些的有电视的人家去看,我们各自搬着自己的板凳,往那电视屋一放,先占个位置,不一会功夫,屋子里都坐满了人,老少皆有,好不热闹,有的看着屋里坐不下了,干脆坐在了门槛上。电视户主热情的招呼着大家,大人们有的在聊天,有的从家里捧个碗吃着饭就来了,有的边看电视边帮电视户主剥着棉花;我们好多个小孩子,有的在外面玩皮筋,有的在里屋坐着,等到电视放到精彩片刻的时候,屋子里顿时鸦雀无声,大家都会聚精会神、屏住呼吸认真的看。看到精彩处,大家也会一起唏嘘、你一言我一语的评价。现在看电视再也找不到以前的那种感觉了,即使现在屋子里放着四十七寸超大微薄的彩色电视机,它的质量、包括视觉上肯定比当初小时候看的十四寸小的大头黑白电视机效果要好很多。可是却再也找不到当初一起看电视的那股热闹劲、兴奋劲了。
童年情景四——“摸爬蚱”
现在好多的孩子对“爬蚱”的印象大概也就停留在对课本里的描绘中以及“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吟诵中吧。却很少有机会能够亲自接触。在夏天的时候,正是捉蝉的好时节。尚未蜕变成蝉的时候叫蝉蛹,我们那里都称它为“爬蚱”。蝉蛹形成的时期非常长,一般要两三年,有些种类的蝉甚至要穴居十七年之久。蝉蛹在地下漫长的黑暗生活,靠吸食地下嫩根的汁液为生。长到和成虫差不多大小,便忙不迭的寻找合适的地方,一棵树或者一枝灌木,并紧紧地抓住,以极快的速度变成蛹,就是它硬化的外皮。而且很快从背部裂开,这一次出来的,才是我们所见到的真正的蝉。蝉会在天亮前完成它的整个蜕变。所以我们在傍晚的时候,天还没黑就开始纷纷行动,手里拿着铲子,还有装蝉蛹的缸子,缸子里会蓄上水,为了避免它提前蜕化。
我们会去树多的地方找“爬蚱眼”,像搜捕的游击队那般认真,拿着铲子在有蝉蛹出没的地方刨来刨去,有时候可能一无所获,蝉蛹早就逃之夭夭了;不过惊喜也会出现,当在地上发现黄豆般大小的小洞眼的时候,而且洞眼是有薄薄的一层土,那么这个薄薄的土皮下面一定有个等待天黑后爬出的蝉蛹。这时候我就会把手小心的伸进洞里,把它从洞里一下子给勾了出来。也会遇到洞深的,然后碰到蝉蛹的时候,它就掉下去了,这时候也不用着急,可以往里面倒点水,或者把一根树枝放在里面,一会蝉蛹就出来了。这是我和伙伴们发明研用的一贯招式。待到天黑的时候,蝉蛹也该上树了,这时候我们便不再往地上瞅了,开始往树上寻了。一开始没有带手电筒,我们便摸黑瞅,映着皎洁的月光,倒也能分辨的出来,有时隔两三棵树会摸一两个,多的时候也会在一棵树上摸两三个,看到那些个可爱的小家伙,当拿着一个一个地往口袋里装的时候,别提心里多高兴和兴奋了,好像是在装着一个个元宝一样的宝贝。说元宝也不夸张,对于经济贫困的我们,好多人都会拿蝉蛹去换成钱,然后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所以自然会把每一个看到的蝉蛹当元宝一样的撰着,好像那就是哗啦啦的钱。
在树的大路旁边,时不时的会传来买主的吆喝声:“收爬蚱了,收爬蚱了,五分钱一个了,快来卖呀”。对于那个时候的我们,五分钱就不是个小数字了,可以去买好多小吃的。我有时运气好的时候也会摸二三十个,然后换成钱,用钱买到自己想吃的冰棍、甜点心的时候,别提心里多甜了!也有的人为了摸到更多的蝉蛹,拿着手电筒除了去树林以外,还会去庄稼地里去摸,而且全家都出洞的也有,摸上百个的也不再稀奇。有的卖成了钱,有的干脆拿回家自己炒炒吃。
后来外婆特意给我买了个手电筒,这样一来,我摸蝉蛹比以前更顺手了,也比以前摸的更多了,有时候摸的蝉蛹也会拿回家去,让外婆炒炒吃。外婆会拿出一个盛满水的大盆子,把我摸的蝉蛹都放在里面,泡一会,然后再清洗好多遍,拿盐腌制十来分钟,再放入锅中用油翻炒。等到熟透出锅的时候,那香味足以能让你的口水垂涎三尺,吃到嘴里可谓是味道鲜美、唇齿留香,对于我们可谓是上等的美味佳肴。
童年情景五——儿时的玩具
我们那个时候没有什么玩具,不像现在的孩子会有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玩具。在路边,随便折根柳树枝就可以拿来当笛哨子吹,信手拈来一片树叶,也可以在手中把玩,吹出悦耳的声响。也可以用泥巴捏成碗状形状的东西来摔“瓦屋”,谁摔的声音最响,谁摔的窟窿最大,就用泥巴给谁补上,谁就是胜利者。有跳皮筋、砸沙包、抓石子等一些简单的游戏。在我记忆比较深刻的就是抓石子,把瓦片砸开,然后打磨成拇指肚大小的石子。再用石头把它磨得光滑,直到拿到手里不感到刺手。我们那个时候会为了抓到更多的石子,不剪指甲,抓子的时候指甲可以作为保护肉肉的盔甲,指甲因为经常抓子也会被磨秃了。有时候我会抓的指甲里都是土,手指头有点疼,可还是玩的不亦乐乎。我们的玩具是那样的简单,简单的随处可以在大自然中去寻找,而且可以让我们玩的那样的开心,现在想起来打心眼里真的感谢大自然所赋予的那种用任何东西也买不到的快乐!
童年那些事是美好的,童年的回忆是无忧无虑的,童年的梦是绚烂多彩的,多想自己能有个时光机,搭乘着时光机的隧道穿梭到童年时代,再次去体味那里的风土人情,那里湛蓝天空下的布谷鸟叫,那里飘荡的孩童时期纯真的笑,那里和伙伴们追逐嬉戏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