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晚上七、八点钟,小悦牵着儿子的手,漫无目的地在住处周围晃悠。想起明天一早自己的去留就见分晓,小悦的心里一阵发紧。
来到公司已整2年,业务渐渐熟练,同事也都混熟了,刚准备好好干下去,眼前公司面临机构合并,人员分流,小悦不知道自己的部门以后是否会存在,她是否还能在这干下去,想着明天也许就得重新找工作,晚饭也没吃的母子二人更觉无助。
儿子今年4岁,正是上幼儿园的年龄,可面对高昂的入学费用,小悦只好放弃。她自学幼儿课程,自己给儿子当老师,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合二为一,卧室当教室,教儿子识字、数数……每天早上,看到别的小朋友由爸爸妈妈送去幼儿园,儿子非常羡慕,可是儿子理解妈妈,因为妈妈跟他讲了许多遍,如果他要上幼儿园的话,就要跟妈妈分开,回到老家跟爷爷奶奶住,他想和妈妈待在一起,所以就不能说自己想上幼儿园。现在,他拉着妈妈的手,感觉很幸福,虽然肚子有点饿了。
小悦也有点饿了,其实她早锇了,主要是没有找到自己能承受的起的地方吃饭,而且也心不在焉,饿就饿着吧。
路边积存了20多天的春雪还没有完全融化,雪上面覆盖着灰尘、纸屑,垃圾,小悦看一眼赶紧把头扭过来,怕本来就压抑的心情看到肮脏的东西更加难过。可是眼睛不由自主地又乜斜过去。
儿子,你看那有个啥?小悦问。
哪儿?显然儿子的目光跟她的目光不在同一个方向。儿子只顾看橱窗里的漂亮玩具。
那里,树底下。
儿子收回恋恋不舍的目光顺着妈妈说的望过去。
碗,儿子惊喜的跑过去,真好看!
儿子把碗捡起来举到头顶,好让妈妈看清楚。
确实是个崭新的碗:不绣钢材质,明晃晃的泛着光,连条划痕都没有,看起来还挺干净,样式也新颖,但在积雪上放着,底儿上有点脏。
儿子拿在手里,这么高档的东西,他不确定是否能拿走,妈妈教过他,不能稀罕别人的东西。他隐约记得3岁多的时候,因为偷拿了超市的一个大大泡泡糖,被妈妈狠狠地凑了一顿,他哭妈妈也跟着哭。为了不让妈妈伤心,从此以后,不管看到自己多么喜欢的东西,他都只看不摸。要不是刚才妈妈允许,地上这个碗他肯定不敢拿。
如果今天把这个饭碗捡回家,明天是不是就有了自己的饭碗?小悦由此碗联想到彼碗。
儿子,你拿回去可以挖沙子玩。小悦不能跟儿子说实话,虽然平时教育儿子不许拿别人的东西,但是现在她就是想把它捡走。这本来也不确定是有主的碗。
儿子听话地端着,兴高采烈,为自己多了个玩耍的工具。
娘俩继续找吃饭的地方。
前方王三米皮店是她能负担起的,她带着儿子走了进去。把那个碗放在隔壁桌子上,这样让别人看着是自己的东西,而自己又不把它当成是自己的。她还想试一下自己和这个碗的缘分:吃完饭离开时,如果有人提醒把碗端走,她就照做,这象征着那份工作也是自己的;如果没人提醒,就当是顾客忘记落下的,暗示那个工作也就泡汤了。小悦觉得这饭碗和自己的工作息息相关。
时间有点晚了,来吃饭的人不多,除了较远处的一家四口,没有其他人了。
小悦要了一份鸡汁米线。每次吃饭的时候,小悦都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既想给儿子补充营养,又怕花太多钱,这份鸡汁米线正好满足她。大概是半上午才吃午饭的缘故,儿子吃得特别香,一碗7块钱的米线,他吃掉一大半,小悦几乎全是喝汤了。
因为捡到了一只碗,她决定让自己也饱餐一顿。有人说,吃饱了好减肥,她说吃饱了好生存。
装作若无其事地两人吃了两份米线,她们准备回去了,那一家已经付过账走了,店主和店员们围着一张桌子在吃饭,没人注意她,没人提醒她,她只好遵守自己开始的想法,瞟了一眼那个碗,拉着儿子的手回家了。
她的心情十分低落,饭碗没端回来,看来明天的工作也要丢了。
一夜无眠。
第二天,小悦想往常一样上班,宣布离职名单里没有她。小悦激动地心扑通扑通直跳。她想马上去王三米皮店把那个碗拿走放回原处。
好不容易挨到中午下班,她拔腿冲到昨晚吃饭的地方,店员告诉她,碗已经被不远处卖自行车的老板领走了,他昨晚正洗碗呢,一个顾客喊他调试自行车,他顺手把洗碗水倒掉放到树底下,后来忘记拿回屋了。刚买不久的新碗,为了和店里的员工区分,商标上做的标记还在。正好刚才来吃饭,认出自己的碗,就拿回去了。当时还在想是哪个淘气的孩子干的。
小悦长嘘一口气,她想,看来那个碗真不属于自己,但是工作是属于自己的。
小悦决定以后好好保护自己的饭碗,以免被丢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