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收音机里不断提醒听众:父亲节快到了。这“父亲节”想来也跟“情人节”、“母亲节”一样——是“舶来品”。不知怎的,对这些洋日子,总是喜欢不起来。不知是因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摸着石头过河”与经济飞速发展相伴着的信仰缺失、道德退化,还是本人观念老旧、思维停滞被“奥特”了。反正总感觉这洋节们表面上的光鲜,掩盖不了使用洋节之人实质上的缺憾。当然,这也许是我的个人偏见。
上月18号有幸聆听了舒乙先生《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专题讲座。非常自豪!因为我们华夏民族有着全世界唯一上下几千年绵延不继的“中国文化”。而强势霸气,尤其让8O、9O后们心之向往的“美利坚”,竟然没有自己的“文化”!就像人一样,没有知识的人因为有了良好的个人文化和家庭文化可以使其几代人因此优秀;相反,很有知识的人却因缺少了文化,显得十分渺小与浅薄。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讲“百事孝为先”、讲“孝,乃做人之本”、讲“大孝治国、中孝治企、小孝治家”和从古至今无数感人肺腑的孝老爱亲范例以及被推崇和传承,远比那些没有文化的国家把每年的某日定名为这个节、那个节要实在和给力得多!
几个月前,李克强总理与中央文史馆员谈经论道,他说: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非常重视精神生活和精神追求,在当今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更要深入研究、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前些天某晚收听郑州经济广播电台“亲子课堂”节目,一听友热线求助,说她在外地工作,不能陪伴和照顾父母,感觉自己十分不孝,很痛苦。心理专家说:孝与不孝不是体现在“形”上……由此可见,我国传统“孝文化”古为今用的“孝”之精髓正是精神层面上对父母一直的感恩与牵挂。
昨晚九点时分上床毫无睡意,索性重又打开收音机听了起来。正好听到一个小时候被父母不得以送到亲戚家寄养的女学者作客直播间。她讲述了自己因未能在父母身边成长而记恨父母。直到上学就业、结婚生子都不愿真正接纳父母。虽然每隔十天半月给乡下父母打个报喜不报忧的问候电话;每逢年节也会提着大包小袋回到父母身边。但板凳还没暖热就起身要走的例行公事让父母感到难过。现在,她每每想起就愧疚无比!她说她在“觉悟”之前,认为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谁也不能说她不孝。可当她走进“亲子课堂”,真正收听、成长之后,感慨万端。于是,她把自己在一个晚上一气哈成的《感恩父母》(一封信)献给了在农村的爹娘。她说当外甥女给年迈的姥姥读到她写的“妈妈,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回到你身边,晚上睡在被窝里,因为怨恨不想和你说话而装睡。我知道您一直怜爱地看了我很久很久。还有每一次回三姨家,您都非要塞给我一卷儿钱,几十年前我就有了“零花钱”了(说者无比自豪),我知道您是怕我…….”听到此,她母亲已哭出了声;当戴着老花镜的父亲看到“亲爱的爸爸,女儿难忘您为了能让三姨和姨父更好地待我,您每个星期都用自行车驼着或多或少的面粉进城……”时,她的父亲已是老泪纵横。我此时在想:好在她的双亲还健在,没有让她品尝那种“子欲孝而亲不待”的滋味和痛苦。她是幸运的!她最后无限真诚地对广大听友说:不管你人在哪儿,只要心里装着父母、牵挂着他们并能以自己想到的方式加以表示,让父母能够感受得到就是孝了;相反,给父母再多的金钱和再丰富的物质如果没有融入子女发自内心的感恩之情和让父母因为有你而感到幸福、快乐与满足,都不能说是孝!
节目结束了,我依然全无睡意,回想着刚才直播间里两位主持人和那位女佳宾的一些话,思索着……..
的确,人的生理年龄是可以区分或排出老少长幼的,但人的心理年龄却不然。一个人无论长到多大,只要他(她)对父母还有不满情绪、还有报怨之辞,即使是没有说出或有所流露,那他(她)还依然是个孩子、还依然没有长大。
这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