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习总书记的话语,至今还激荡在我们每一位地质人的内心。
2017年,是我们地矿二院在非洲奋战的第十个年头。十年来,二院人勇闯非洲,风餐露宿,与荒山野岭为伴;十年来,远离繁华,耐得寂寞,一心只为寻找矿藏。十年来,谈及条件艰苦时,他们总是轻描淡写;说起找矿乐趣,他们总是滔滔不绝;十年来,当多数人享受现代城市生活时,他们依旧执着地在矿区坚守。在非洲,我院取得的成绩已毋庸赘述,一个个醒目的证书、一座座沉甸甸的奖杯是最好的证明。在成绩面前我们没有放弃前行,旱季骄阳似火,雨季倾盆如注,蚊虫、毒蛇、猛兽、埃博拉,都无法阻挡我们坚定的脚步……二院人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敢为人先”的“几内亚精神”,做“第一批在几内亚勘探大型矿床”上“敢吃螃蟹的中国人”。
非洲是全世界最贫穷的地区,医疗卫生条件十分落后。疟疾、伤寒、寄生虫等传染病频发。即便如此艰苦的工作环境,还是有这样一群人,一波接着一波,风雨无阻,“傻傻地”干了十年。虽然党支部换了一届又一届,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可这支队伍的本色一直没变。日月虽长,只争朝夕,二院人永远保持昂扬向上的状态,不畏难,不怕苦,越是艰险越向前,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追逐着地矿二院“走出去”的梦想。
有人形容我们地质队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张红军就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地质子弟,他的父亲是二院的老技术人,兢兢业业的干了一辈子。他从小就被父亲的奉献精神深深的激励着、感染着。从中国地质大学毕业后,他如愿以偿,回到地质队,继续为地质事业奋斗。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地质小兵,成长为海外开拓的中坚力量。
张江波同志,在海外一线已经坚守了12个年头。作为最早出征的先遣队员,他勇挑重担,一切从零开始。12年来,他承受了难以想象的压力,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长期的超负荷工作,加之不良的工作环境,疟疾再三来犯。发作时近40℃的高烧,伴随着剧烈头痛、四肢无力。即便如此,他始终坚信,莫嫌天涯海角远,只需扬鞭自奋蹄。长期的海外工作,使得张江波与家人聚少离多。妻子怀胎儿子出世,他不在身旁;妹妹出嫁,作为唯一的兄长也没能够送她出门;家中年迈苍老的父母,他亦无暇去探望。每每看着家人的照片,他内心深处总是充满了深深的愧疚,儿子已经9岁,他们,却连一张合照也没有。他把爱与奉献洒在了非洲大陆,惟有以取得更辉煌的地质成果,作为对家人理解与支持最大的回报。
在非洲敬业奉献的故事,大大小小,每个人都有一箩筐。非洲地处热带,野外蚊虫肆虐,有时一张口,就会吞进几只乱飞的小苍蝇,我们队员们戏称“高蛋白”,“今儿,又补充了营养”。有一次在修路时,推土机不慎碰到马蜂窝,开车的当地黑工抱头就跑,付小兵同志为了抢出推土机,头上背上被蛰了几十处,几近昏迷。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经过简单治疗处理,第二天一大早,又咬着牙,忍着痛,奔赴工作岗位。几内亚大选期间,局势不稳,首都实行宵禁,经常是彻夜枪声不断,白天也经常遇到全副武装的士兵。时任项目负责的卢耀东同志带领职工不畏艰险,顽强完成了野外工作。专家称赞,说二院几内亚项目创造了“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好、成果特别巨大”的奇迹。可卢耀东同志,却在踏勘人员接风庆功的晚宴上,失了约。在安全带领大家返回基地后,他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居然歪在车上昏睡了过去。
如果说地质工作是一副拼图,那么我们每一个地质人,都是这瑰丽画卷中,最善良的光彩。从2007年开始,二院人用双脚丈量并唤醒了几内亚2800平方公里的土地,取得了丰硕的地质找矿和科学研究成果。发现两处特大型铝土矿,提交铝土矿总资源量达47亿吨,超过我国铝土矿保有资源储量的总和,找到并预测的资源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超千亿元。西非我们创造了昨日辉煌,在东非,二院立足坦桑尼亚,事业如火如荼。以地质勘查为主,构建探采一体化基地,拓展地质服务市场,实现多元化经营。东西合璧,共同发展。
我们不忘初心,我们牢记使命。二院人秉承着地勘行业的“三光荣”传统和“四特别”精神,一步步脚踏实地,一年年不懈耕耘,倾力打造“一带一路先行者,河南地矿排头兵”。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十年,二院人克服了超乎想象的困难,取得了丰硕累累的成果。十年,地质人的誓言早已渗入骨血:“担当如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