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咏梅的作品很多,最有名的当数“梅妻鹤子”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了。陆游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王冕笔下“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白梅和“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墨梅。王安石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卢梅坡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等等,都是反复吟诵的千古名句。还有很多写梅花的诗词也很生动雅致,现在摘出几首和大家分享一下。
寻梅趣诗
陆放翁有一首《梅花》七绝: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该诗前两句写白梅不畏严寒迎风开放,后两句写诗人的赏梅痴想:有什么方法可以把我化为几千几亿个,让每一棵梅树前都有一个陆游呢?突发奇想,令人叫绝。白梅开遍山中,让诗人应接不暇,感慨赏梅如果能用分身法在同一时间欣赏到全部梅花,岂不快哉!虽然人身无法做到,但是人心可以做到,你可以想象,想象成一树梅花一自己也是多么美好有趣的感受。读罢不禁让人掩卷莞尔,发出会心的微笑。
南北朝诗人庾信的《梅花》: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南方的诗人滞留在北方,南方的梅花在腊月中旬都已经将要开尽了,所以诗人不相信北方的梅花到春天了怎么可能还不开放,故踏雪寻梅。可现实却是不尽人意的,但是诗人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不怕寒冷伸出手摇动高枝上的冰雪,希望在冰雪涤尽后能看到梅花的影子,可终究收获的还是失望,失望之余不仅感叹:早知道寻不到梅花,我真后悔穿这么单薄出来呀!冻死我了!
人总是凭自身经验来揣测客观事物,但有时候经验是不可靠的,诗人把寻梅错事以自嘲的口吻娓娓道出,冲淡了不愉快的情形,甚至有化忧为喜的味道,读来觉得活泼明丽、清新有趣。
梅花佳人
宋代向子諲的《卜算子》:竹里一枝梅,雨洗娟娟静。疑是佳人日暮来,绰约风前影。新恨有谁知,往事何堪省。梦绕阳台寂寞回,沾袖余香冷。
竹丛中一枝梅花,雨后静静地娉婷玉立,让词人怀疑是日暮时分佳人翩然而至,绰约身影,在风中摇曳。虽然满腹新恨旧愁,但除了寂寞作陪,还有梅花的冷香沾满衣袖经久不弃,也让词人感到些许安慰。
苏轼《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词中女子柔奴的爱人王巩被贬谪到岭南荒僻之地,但她却毅然追随,不离不弃。多年后归来,苏轼认为岭南不宜人居,王巩又是贬官身份,境况自然不佳,想象必定是伊人憔悴,风鬟雾鬓,但看到的却是“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好奇之下委婉试问,却答: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如此柔弱女子竟能脱口说出如此豁达之语,大大出乎苏东坡的意料,遂对柔奴大为赞赏。人无法改变境遇,却可以适应境遇,有女如斯,人定能洗尽世间杂念,又“何处楼台不月明”呢?
梅花品格
元代冯子振《西湖梅》:苏老堤边玉一林,六桥风月是知音。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
诗中洁白如玉的梅林,知音只有六桥的清风明月。任凭那些望尘俗眼争赏夭桃艳李,她却不同桃李混芳尘。不会为了这世俗的繁华改变她孤傲高洁的本心。
人要保持本心很难,想保持梅的素心更难,想让人人都了解你的本心更是难上加难。当梅的“高标逸韵”不为世人所知时,她不会像李商隐笔下的蝉那样哀鸣到“五更疏欲断”,结果也还是“一树碧无情”。梅依然是“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花开自在,不喜不悲,安之若素,宁静无忧。